城鄉社區支出110.7億元。主要用於支持軌道交通大修和更新改造、軌道交通站點配套設施建設,繼續實施住宅小區電能計量表前供電設施改造工程;支持加強城市規劃與管理、公共設施維護、城市運行信息化、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工程監測監督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和管理監督;落實中山南路地下通道、北橫通道新建二期工程等基本建設支出。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58.6億元。主要用於落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社會保險基金財政補助,保障基礎養老金待遇標準提高;落實擁軍優屬、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等專項經費,支持龍華烈士紀念館改陳佈展及配套設施更新改造,支持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加大對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的支持力度;對新增養老床位予以補助、支持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保障殘疾人就業和社會保障支出;落實促進就業、促進人才發展等專項資金,提高人才培養資助標準,支持實施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
(3)市對區轉移支付預算執行情況
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本市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預算草案,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960.6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07.1%,下降14.3%。加上中央財政補助收入18.1億元、動用上年結轉收入190.1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509.2億元,收入總量為2678億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2044.9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88.2%,下降23.9%。加上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108.4億元、調出資金216.8億元、結轉下年支出307.9億元,支出總量為2678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收入605.6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40.1%,下降31.5%。加上中央財政補助收入18.1億元、動用上年結轉收入19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509.2億元,收入總量為1151.9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支出364.8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3%,下降63.7%。加上市對區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支出70.1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支出509.2億元、調出資金143.6億元、結轉下年支出64.2億元,支出總量為1151.9億元。其中:市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21.7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47.7%,主要是落實中央有關建立 租購並舉 住房制度的要求,增加租賃住房用地的土地供應,相應土地出讓收入年內集中入庫;市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支出272.2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主要用於中心城區舊區改造、大型居住社區土地收儲、軌道交通建設支出,以及重點區域土地收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支出。
4.著力深化財稅改革攻堅,加快構建與現代財政制度相適應的財稅體制機制。出臺《關於推進市與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試行)》,通過明確改革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職責分工,為下一步深化市區兩級政府財政體制改革奠定瞭制度基礎;結合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建立和形成與深化本市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相適應的預算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機制。加強 四本預算 統籌聯動,取消一般公共預算中排污費、水資源費的以收定支、專款專用規定,將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轉列一般公共預算,並將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從2016年的19%提高到22%;出臺《上海市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建立健全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機制,著力防范債務風險(截至2017年底,本市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為4694億元,其中:市級837億元、區級3857億元。按審計口徑計算的2017年末債務率為41.2%);貫徹落實國傢有關清理規范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機制的要求,結合重點領域發展規劃和中期財政規劃,根據項目輕重緩急和實際財力情況,統籌安排重點支出;制定政府購買服務管理平臺管理辦法,逐步將政府購買服務公共管理平臺試點范圍推廣到市級符合條件的預算主管部門和全部16個區;全面完成2016年度政府財務報告試點編制工作,為全國深化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積累瞭經驗;完成市級行政事業單位房屋資產管理使用情況核查工作,為深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 公物倉 管理打下瞭比較紮實的基礎;按照國傢統一部署,認真做好2018年《環境保護稅法》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按照積極財政政策要聚力增效的要求,進一步調整支出結構,合理安排一般性支出,進一步加強與產業、土地、區域、金融等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發揮政策組合效應,優化財政資源配置,確保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著力體現 雪中送炭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補短板和強弱項,更加有效地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好地適應上海新一輪改革開放、著力構築戰略優勢和全力打造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 四大品牌 的需要。
( 2018年2月1日 08 : 23 )來源:解放日報
市對區一般公共預算轉移支付1000.1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4%。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578.9億元,專項轉移支付421.2億元。主要用於加強區級的教育、 三農 、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生態補償、公共安全、文化體育、城市維護、社區管理等九個方面的均衡保障,以及支持重大基礎設施、水利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著力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增值稅1084.8億元,為預算的105.7%,主要是經濟平穩運行,內外需求穩步回升,工業生產企穩向好,商品銷售持續增長,帶動增值稅增長高於年初預期。企業所得稅803億元,為預算的94.2%,主要是銀行、證券等金融企業利潤下滑,導致企業所得稅增長低於年初預期。個人所得稅343.9億元,為預算的104.2%,主要是職工工資等收入增加,帶動個人所得稅增長高於年初預期。
按照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有關決議和市人大財經委的審查意見,認真落實市人大出臺的《上海市預算審查監督條例》,深入推進財稅改革,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聚焦重點難點抓推進、抓落實、抓突破,各項工作取得瞭新進展。
總的來看,2017年本市財政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好於預期,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也是人大、政協及代表委員們指導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五)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加快構建廣覆蓋、多層次、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健全以結果導向配置公共資源的績效管理機制,逐步將績效管理覆蓋政府 四本預算 ,並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進一步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優化績效目標設置,加強績效目標執行動態監控;進一步擴大績效評價范圍,開展績效管理綜合評價試點,加大對重要領域、重點項目的績效評價力度;進一步健全完善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公眾、第三方機構共同參與的預算績效評價機制,不斷提高績效評價的社會公信力和專業化水平;加大對重大財稅改革推進、重大財稅政策落實和生態、教育、衛生等重要領域財政投入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及時糾正偏差,堵塞管理漏洞,並將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改進管理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切實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不斷提高財政政策效能和財政資金效益。
5.聚焦支持重大民生改善。一是支持實施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和新一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計劃,加大對職業技能培訓的投入力度,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特殊困難群體、青年群體、農民工等多渠道就業創業。二是圍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繼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一體化發展;深化落實本市高水平大學建設試點方案,支持高水平地方高校和第二輪 高峰 高原 學科加快建設,支持職業教育、終身教育和特殊教育發展。三是支持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優化各類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動態增長機制;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撫恤補貼等各類民生保障待遇標準;認真落實國傢有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政策措施;支持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在全市范圍推開,著力保障失能人員基本護理需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四是重點支持養老床位建設、養老機構達標改造等養老服務類政府實事項目,支持擴大醫養結合覆蓋面,聚焦郊農區域、失智等特殊老年群體,擴大多層次的養老服務供給。五是圍繞推進 健康上海 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財政補償機制,支持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促進公共衛生能力建設;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公立醫院綜合補償機制,促進公立醫院區域均衡發展;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投入保障機制,支持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六是結合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著力支持實施 智能上海 行動,依托智慧應用深化拓展醫療、教育、交通、養老等公共服務惠及面。七是堅持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 的定位,圍繞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貫徹 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 的要求,促進舊住宅修繕改建和租賃住房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舊區改造的財政投入力度,探索多元化方式的舊區改造新模式,支持系統推進大型居住社區配套建設,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保障制度。八是圍繞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推進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做好舉辦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準備工作,促進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讓更多市民共享高品質的文化服務。九是結合啟動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對公共交通投入力度,支持城市管理標準體系建設,推動 五違 整治轉向無違創建,促進提升城市科學化、精細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支持智慧公安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促進提升社會治理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1.著力加大 減稅降費 力度,確保積極財政政策及時落地並有效實施。在減稅方面,按照國傢統一部署,在繼續落實並完善 營改增 試點政策的同時,擴大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微企業范圍,放寬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條件、擴大優惠享受主體,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減稅效應進一步放大。在降低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方面,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2項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征16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取消本市5項地方設立的涉企收費,並將本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費比例從1.6%下調至1.5%。在降低社保繳費方面,制度性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費率由10%降至9.5%,階段性將失業保險的單位繳費費率由1%降至0.5%。在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方面,實施政策性的貸款信用擔保費率,將本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的擔保期限由1年延長到3年,並實現與各重點商業銀行的銀擔合作全覆蓋,政策性融資擔保網絡逐步完善,擔保基金的增信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在降低境外旅客購物成本方面,從2017年4月19日起,將本市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的實施范圍由航空口岸擴大到水運、陸路口岸,實現離境退稅政策在全市離境口岸全覆蓋,國際化的購物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和完善。
關於上海市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圍繞率先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現代預算制度,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按照 先定中期財政規劃後編年度預算 先有項目後安排預算 的原則和要求,以重點支出項目庫建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提前做好編制中期財政規劃的各項準備工作,著力細化中期財政規劃內容,加強年度預算與中期財政規劃、跨年度支出政策的有機銜接,切實提高中期財政規劃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不斷強化中期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的指導和約束作用。二是圍繞加快構建政府資金與資產、資源管理有機結合的 三資 統籌調劑安排新機制,從2018年起先行對各部門、各單位新增房屋租賃或原租賃合同到期仍需租賃的房屋,優先從 公物倉 調劑,不足部分再由年度預算新增安排,待原木餐桌客製化工廠|原木餐桌客製化工廠推薦條件成熟後再逐步擴大范圍,逐步將超標超編配置、長期閑置不用的資產納入 線上 與 線下 相結合的 公物倉 集中管理、統籌調劑,切實做到存量盤活、增量用好、配置優化、物盡其用,全面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三是在繼續優化完善基本支出標準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本市《關於加快推進市本級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社會治理和社區服務,以及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項目支出標準為重點,加快推進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建設,更好地發揮基本支出標準和項目支出定額標準對預算編制的基礎性支撐作用,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圍繞加快構建 未經評審不納入項目庫、未納入項目庫不安排預算 的重點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新機制,加快推進預算評審前置化,進一步擴大預算評審范圍,加快實現預算評審制度化、機制化,不斷強化預算評審對預算編制的約束、預算編制對預算執行的約束。五是堅持以改革促公開、以公開促規范,對全市預算公開實施標準化、目錄化管理;擴大納入本市政府購買服務公共平臺管理的公共服務項目覆蓋范圍;逐步公開重大投資項目資金安排及使用情況,積極推進部門項目預算細化公開;增加預算主管部門項目績效評價報告的公開數量,穩步推進績效評價結果向同級人大報送並向社會公開。
交通運輸支出141.2億元。主要用於落實公交車輛購置、新能源車運營等公共交通補貼,支持公路建設和養護等。
(一)落實市人大預算決議情況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的決策部署,根據收入預算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和支出預算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註重績效的原則,充分考慮2018年面臨的財政經濟形勢、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重點任務情況和國傢宏觀調控要求,以及落實國傢財稅改革和 減稅降費 政策等因素影響,對本市 四本預算 統籌安排如下:1.一般公共預算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08億元,比2017年(下同)增長7%。加上中央財政稅收返還和補助收入711.2億元、上年結轉收入152.4億元、調入資金31.4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1.6億元,以及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84.1億元,收入總量為8188.7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20億元,增長3.6%。加上上解中央財政支出195.3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73.4億元,支出總量為8188.7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算平衡。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62億元,增長6.5%。加上中央財政稅收返還和補助收入711.2億元、區級上解收入185.3億元、上年結轉收入38.9億元、調入資金25.9億元,以及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84.1億元,收入總量為4407.4億元。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43億元,增長5.9%。加上上解中央財政支出195.3億元、市對區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支出1723.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61.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支出84.1億元,支出總量為4407.4億元。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算平衡。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56.8億元。主要用於支持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籌資標準;加大公立醫院開辦、設備購置、信息化建設等投入力度,對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財政補助,支持市級醫院實施臨床技能與臨床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加大120車輛設備更新、疫苗采購和冷鏈管理、醫療衛生學科人才建設的投入力度,支持實施兒童健康能力建設,繼續實施第四輪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加大食品藥品抽驗經費投入力度,支持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落實老年醫學中心、瑞金醫院轉化醫學大樓等基本建設支出。
2.著力創新財稅支持方式,推進實施上海自貿區和科創中心建設兩大國傢戰略。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有關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的重大戰略部署,在有效發揮自貿區專項資金示范引導作用的同時,對標國際最高開放標準,加強相關配套稅收政策的超前研究,著力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聚焦支持張江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共性技術研發轉化平臺、重要承載體建設,著力促進科創中心建設與深化自貿區改革統籌聯動;進一步營造有利於企業創新發展的財稅政策環境,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把推進科創中心、自貿區建設與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服務國傢 一帶一路 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著力支持綜合性對外投資促進機構和境外投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加快建設;對納入本市創新產品年度推薦目錄中的32件創新產品實行政府首購政策,聚焦支持創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擴大科技創新券覆蓋范圍,切實優化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創新創業環境;修訂完善《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聚焦支持和促進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型轉變。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19.8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重點文化場館修繕與佈展,支持 市民文化節 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公益性文化藝術展覽及教育普及;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加強文物保護修繕與收藏征集;支持文化體制改革,增強國有文藝院團創作和演出活力;支持上海電影、創意設計、演藝、動漫遊戲等重點文化產業發展,支持傳統媒體整體轉型;支持上海運動員備戰全運會,支持青少年體育後備力量培育;落實上海圖書館東館、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等文化基本建設支出。
市對區轉移支付1080.8億元,增長8.1%。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預算632.3億元,增長9.2%;專項轉移支付預算448.5億元,增長6.5%。聚焦財力均衡保障和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大對基本公共服務、重大基礎設施、城市綜合管理、環境整治和生態補償等方面的轉移支付力度,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將轉移支付資金進一步向郊區、生態保護區域、財力相對困難地區傾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5.著力完善財政法治保障,切實提高財政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水平。制定《上海市法治財政建設實施意見》,細化明確法治財政建設目標任務和責任落實保障機制,深入推進依法理財和依法行政;修訂完善政府集中采購機構監督考核、供應商登記及誠信等管理辦法,促進政府采購提質增效;修訂完善市級部門預算管理和財政支出執行進度考核辦法,全面完成市區兩級財政專戶清理規范工作;加強財政、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與同級人大財經委、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信息共享,積極配合市人大推進實施預算聯網監督;將部門預算的公開范圍從預算主管部門進一步延伸擴大到預算主管部門所屬各預算單位,推動預算公開向鄉鎮一級的預算單位延伸,全面公開預算主管部門和預算單位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工作的整體推進情況,將部分市級重點支出項目的績效評價報告作為市級決算參閱材料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並將預算公開情況納入市政府對各區和各市級部門的年度績效考核范圍,有效調動各區和各市級部門推進預算公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財政運行的公開性和透明度進一步提高(在2017年財政部發佈的全國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行榜中,本市排名全國第一)。
需要說明的是,預算執行中,根據《預算法》規定,市財政局分別編制市級預算調整方案,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和第四十一次會議審查批準。主要是財政部核定本市發行2017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412億元,全部轉貸區級,用於具有一定收益的項目資本支出。同時,受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等因素影響,本市經營性用地出讓規模減少、土地成交溢價率走低,相應調減國有土地出讓收支預算。預算調整後,市級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由年初的991.1億元調整為991.5億元,支出總量由年初的991.1億元調整為991.5億元。
科學技術支出215.8億元。主要是圍繞科創中心 四梁八柱 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計劃等專項資金109.8億元,持續加大對基礎前沿研究、關鍵技術科技攻關等方面投入力度,重點支持開展先導性、原創性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支持 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關鍵技術研發及集成測試 矽光子 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 等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科技重大項目建設,支持石墨烯等若幹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建設,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攻關與應用,支持 華力二期 和輝光電 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要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逐步提升本市實體經濟發展質量和能級;落實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32億元,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加快發展;落實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等國傢科技重大專項及地方配套27.5億元,積極承接國傢任務;落實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產業技術創新、信息化發展、知識產權專利資助等專項資金18億元;落實上海天文館等科技基本建設支出2億元。
各位代表,完成2018年預算意義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指導監督,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為加快推進 五個中心 、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市級主要收入項目執行情況
2.政府性基金預算
3.著力支持加大力度補短板、惠民生,確保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繼續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民生保障標準,調整完善本市被征地人員的基本社會保險制度,聚焦支持低收入困難傢庭、零就業傢庭等特殊困難群體就業;支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個區先行試點;進一步完善財政補助和非營利性養老機構 以獎代補 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養老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支持推進醫藥分開、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改革;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動跨區域的重大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支持重點區域風貌保護、優秀歷史建築修繕,積極推進城市有機更新;聚焦支持重大工程和重點區域加快建設,確保黃浦江兩岸45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年底全線貫通開放;聚焦支持 五違四必 區域環境、交通違法行為、城鄉中小河道和食品安全突出問題綜合整治,促進加強社會治理和城市精細化管理;聚焦支持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著力加強環境保護,不斷增加綠色生態空間。
預算執行中,根據《預算法》規定,市財政局分別編制市級預算調整方案,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和第四十一次會議審查批準。主要是財政部核定本市發行2017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171億元,全部轉貸區級,用於重大公益性項目支出;市級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8億元彌補部分政府性基金和收費取消後的財政收支缺口;根據項目執行情況,市級基本建設支出76.6億元調整為市對區轉移支付。預算調整後,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由年初的4173.3億元調整為4358億元,支出總量由年初的4173.3億元調整為4358億元。
農林水支出105億元。主要用於加大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投入力度,支持農用地促淤圈圍,保障海塘堤防和排水設施維護;支持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生態與農產品安全,實施農業生產補貼,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支持公益林養護和管理;落實黃浦江上遊水源地連通管工程、掘石港(朱涇鎮區段)綜合整治工程等水利基本建設支出。
(三)2018年本市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2.聚焦支持實施國傢重大發展戰略。一是圍繞提升全球城市功能、發揮上海在服務國傢 一帶一路 建設中的橋頭堡作用,以推進落實國務院批復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為契機,聚焦支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與自貿區、自貿港聯動發展,鼓勵和吸引更多跨國公司來滬設立地區總部,支持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設立亞洲區、亞太區或更大區域總部,集聚業務、拓展功能、提升能級;聚焦支持加快構建與推進 一帶一路 建設相配套的對外貿易投資合作公共服務體系,努力為各類 走出去 的市場主體提供人才培訓、投資指南、財務審計、法律咨詢等專業化國際化便利化公共服務,鼓勵和引導上海企業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加快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二是圍繞加快推進科創中心建設,聚焦支持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大對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新型研發和轉化功能型平臺以及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項目和基礎工程建設投入力度,支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人才高峰建設,全力支持張江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做實做強、做出影響;聚焦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特色發展和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大力支持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軍民融合發展,搶占科技和產業制高點,推動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聚焦重點項目,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在繼續實施創新產品政府首購政策的同時,加大對創新產品或服務訂購力度,著力支持創新產品或服務的研發和應用。三是結合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推動將啟運港退稅試點范圍從目前的武漢、南京等8個港口擴大至長江流域的主要沿線港口,並將離境港由洋山保稅港區擴大至外高橋港區,實行 雙母港 聯動試點,聚焦支持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2018年,全市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11.9億元,下降6.8%。加上上年結轉收入21億元,收入總量為132.9億元。全市國有資本經營支出101.5億元,增長2.1%。加上調出資金31.4億元,支出總量為132.9億元。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88.9億元,增長0.5%。加上上年結轉收入14.8億元,收入總量為103.7億元。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支出77.8億元,增長2.1%。加上調出資金25.9億元,支出總量為103.7億元。其中:資本性支出68.5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市屬國有企業技術創新和能級提升、市屬國有企業參與國傢會展中心和虹橋商務區以及浦東機場三期擴建等重點項目建設、市屬國有企業參與上海長期租賃住房建設等方面;費用性支出8.6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國有企業創新發展、解決國有企業改革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其他支出26.6億元,主要用於補充本市社會保險基金和國資監管等方面。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支預算平衡。需要說明的是,按照國傢有關規定和要求,2018年,將市級國資競爭類企業的收益收繳比例從2017年的15%提高到20%。同時,將市級國資預算收入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從2017年的22%提高到25%。
一、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7年,全市10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147.4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00.8%,增長5.6%。其中:保險費收入3419.6億元,財政補貼收入538.1億元,利息等其他社會保險收入189.7億元。全市10項社會保險基金支出3594.7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1%,增長18.4%。當年收支結餘552.7億元,年末滾存結餘4488.6億元。
公共安全支出119.9億元。主要用於加大公安重點裝備、電子警察建設維護、監所房屋及設施維修改造的投入力度,保障因私護照和機動車證照工本費等專項支出;落實消防站點建設、公共安全信息化等公共安全基本建設支出。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運行和改革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財政收入增長的新動能有待進一步培育和壯大,預算支出執行的時效性和均衡性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尚處於起步階段,市與區的財政體制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推進;三是政府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有機結合的 三資 統籌調劑配置機制改革尚處於試點階段,中期財政規劃對預算執行的指導和約束作用有待進一步強化;四是財政專項資金的公共性有待進一步增強,政府投資基金、融資信用擔保、科技創新券等新型政策工具的運用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展,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財政政策體系、支出標準體系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待進一步創新完善;五是績效管理的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擴大,財政支出項目的預算公開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對此,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切實強化對標意識,更加註重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上著力,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8年預算草案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 十三五 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2018年,本市財政工作和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四個新作為 重要指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十一屆市委三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更加註重強化創新驅動、突出制度供給、擴大服務功能、創造品質生活,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深化落實 減稅降費 ,聚力深化財稅改革攻堅,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進一步拓展和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切實加強預期引導和風險防范,加快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 五個中心 建設,著力構築戰略優勢,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2018年本市財稅改革重點
緊緊圍繞全面深化以自貿區建設為重點的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堅持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機制來破解財稅改革發展難題,進一步在 先行先試、聚焦突破 上狠下功夫,以更高標準深化推進本市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財稅改革。
1.圍繞率先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政府間財政關系,進一步深化市與區財政體制改革。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結合貫徹落實國傢將要出臺的 教育、衛生等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方案 、本市推進市與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指導意見,分領域推進市與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條件成熟一項、出臺實施一項,努力在進一步明晰和理順市區兩級財政事權關系上邁出新步伐、實現新突破,著力從財政體制上調動各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實體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發揮財政體制在促進各區錯位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市區聯動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鼓勵和支持各區積極先行先試區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逐步加大重點領域的區級統籌和財政轉移支付傾斜力度,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有效縮小鄉鎮之間和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著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三是結合貫徹落實國傢正在研究的健全地方稅體系等改革方案,加強本市地方稅收入體系建設的超前研究和預案儲備,著力增強財政可持續發展能力。
(2)市級主要支出項實木桌板|實木桌板價格目執行情況
3.圍繞建立稅法統一、稅負公平、調節有度的稅制體系,進一步深化稅收制度改革。按照國傢統一部署,著力在對標國際最高開放標準、先行先試上深化研究,加快構建與上海自由貿易港 境內關外 功能定位相適應的稅制安排;從2018年起開始征收環境保護稅,不再征收排污費;密切跟蹤國傢重大稅制改革立法進程,進一步深化對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房地產稅等重點稅制改革的專題調研;結合加快健全地方稅體系,統籌推進非稅收入改革,切實理順稅費關系。
(二)2018年本市財稅政策
教育支出280.9億元。主要用於安排本市地方高校生均綜合定額經費和內涵建設經費;加大市級財政高等教育專項經費投入,重點支持 高峰 高原 學科建設和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促進本市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支持教育綜合改革,推進本市高校專業轉型試點,促進文教、體教、醫教和科教結合;支持繼續實施市級公辦高校骨幹教師激勵計劃,落實學生資助、學校安全和保障經費;支持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保障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申辦和籌備;落實上海科技大學新校區、上海戲劇學院浦江新校區等市級重大教育基本建設支出。
1.聚焦支持優化營商環境。一是認真落實國傢 減稅降費 政策,逐步將一些應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由原來面向社會收費改由財政給予保障;結合實施本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繼續清理涉企收費,進一步研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措施,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二是建立健全規范化的財政專項資金評估、退出機制,有保有壓、有進有出,切實增強專項資金的 彌補市場失靈 功能,促進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三是更加註重對政府投資基金和政府首購或訂購、高端智能裝備首臺(套)、軟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政策等新型財政政策工具的綜合運用,更加註重通過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來優化營商環境,變直接投入為間接引導、變事後的 錦上添花 為事前和事中的 雪中送炭 ,從傳統的財政補貼轉向專業化、便利化、均等化公共服務的一視同仁提供,著力突出財政支出公共性、普惠性和公平性。四是進一步擴大科技創新券資金的規模和使用范圍,逐步提高科技創新券補貼標準,聚焦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展創新活動,並在跟蹤評估政策實施績效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券在長三角的通用通兌,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網絡建設,努力在推動優質服務資源的區域共享、優勢互補中率先實現跨越式的高質量發展。五是著力支持金融資源集聚、金融環境優化,促進形成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建立健全本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與產業主管部門、商業銀行和其他專業機構的合作機制,擴大中小微企業貸款信用擔保政策覆蓋面,加大基金擔保產品業務創新力度,優化完善融資環境,進一步引導商業銀行不斷加大對本市中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傾斜支持力度。六是加強涉企資金分配管理,強化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結果的應用。七是鼓勵和支持各區抓住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重大機遇,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和消費環境建設,著力打造國際貿易投資新高地和國際消費城市,切實增強和發揮好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二)2017年預算收支情況
3.聚焦支持區域協調、綠色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一是圍繞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升城市核心功能、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聚焦支持北橫通道、滬通鐵路和滬蘇湖上海段等重大工程建設和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區域開發;支持打通長三角跨區域高速公路主通道、普通國省幹線通道和本市區區之間 斷頭路 ;增加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投入,助推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地區精準脫貧攻堅。二是圍繞打好 藍天保衛戰 、推進美麗上海建設,支持啟動實施第七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和新一輪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深化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水污染聯防聯控,推進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四期工程等重大污染防治項目建設;支持整區域、整行業落後產能淘汰,著力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節能環保低碳發展;從2018年1月1日起三年內,對列入國傢《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加大市對區生態補償轉移支付力度,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聚焦支持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和吳淞江、京滬高鐵等重要生態節點空間建設,支持利用 五違四必 整治地塊建設生態林,促進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三是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要求,深化涉農專項資金整合,將財政資金聚焦保障重點進一步向糧食生產功能區、蔬菜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規模化區域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支持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和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大力推進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支持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健全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鄉村治理體系,加快推進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和基礎設施建設向郊區特別是財力困難區傾斜,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和利用。
4.聚焦支持重點領域改革。大力促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有效的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一是圍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支持探索國資監管、國資運營和國有企業聯動改革,加大戰略性市場化重組力度,促進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響品牌。二是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抓手,加快建立和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三是圍繞深化依法治國實踐,進一步建立健全財政預算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機制,支持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支持深化國傢監察體制改革,健全監督體系,促進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四是圍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強化政府的統籌保障責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增強居民收入增長的可持續性,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圍繞深化機構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支持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積極推進建立與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相適應的事業單位財政經費保障與人員編制管理的協調約束機制,探索對政府新增用於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支出,優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安排經費預算,並將適宜由社會力量提供的服務事項逐步轉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供,著力支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轉型發展。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42.3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02.6%,比2016年(下同)增長9.1%(需要說明的是,全市財政收入繼續實現較快增長,主要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實施,科技和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特別是,工業、商業財政收入貢獻全市收入增量逾九成;稅費結構較為合理,非稅占比全國最低;財政收入對房地產業依賴度逐步降低;區級收入增幅高於市級,郊區收入增長快於中心城區)。加上中央財政稅收返還和補助收入779.5億元,上年結轉收入、調入資金、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981.3億元,以及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273.9億元,收入總量為8677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47.6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9%,增長9.1%。加上上解中央財政支出195.3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28.1億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53.6億元、結轉下年支出152.4億元,支出總量為8677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平衡。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56.8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01.4%,增長7.1%。加上中央財政稅收返還和補助收入779.5億元,上年結轉收入、區級上解收入、調入資金、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415.2億元,以及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273.9億元,收入總量為4625.4億元。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11.8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4%,下降7.1%。加上上解中央財政支出195.3億元、市對區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支出1645.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4.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支出273.9億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45.5億元、結轉下年支出38.9億元,支出總量為4625.4億元。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平衡。
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8.4億元。主要用於支持改善服務業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業整體質量和能級水平;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提質增效。
節能環保支出96.4億元。主要用於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實施國三柴油集裝箱汽車加裝尾氣凈化裝置,加快國二以下老舊汽車淘汰,支持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推動工業、建築、交通節能等;以及落實虹橋、泰和、白龍港、石洞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等節能環保基本建設支出。
2017年,各區、各部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統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十三五 規劃順利實施,本屆政府和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市 四本預算 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需要說明的是,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增長7%(其中:市級增長6.5%,區級增長7.5%)。主要考慮:一是經濟環境因素。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創新創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實體經濟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顯著增強,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2018年本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態勢將持續發展,並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全年全市生產總值有望實現6.5%左右的預算增長目標,有利於進一步增強財政收入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但同時,國際環境仍然錯綜復雜,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本市實體經濟發展根基仍需穩固,轉方式、調結構壓力依然較大,特別是2017年房地產交易量下滑較多,對財政收入的滯後影響將進一步顯現。二是財稅政策因素。為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傢將進一步加大 減稅降費 力度;本市還將結合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繼續加大涉企降費力度,短期內可能對財政收入造成一定減收。三是收入基數因素。2017年財政收入在過去幾年高基數的基礎上繼續實現較快增長,將給2018年收入增長帶來較大壓力。同時,2017年市級收入中還存在一些政策性和一次性因素,預計2018年市級收入增幅略低於區級。
為瞭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有關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本市從2018年起將區級法院、檢察院調整為市級預算主管部門,其 三公 經費相應從原區級財政調整納入市級財政統計范圍。經統計匯總,2018年市級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用財政撥款開支的 三公 經費合計7.4億元,比2017年預算數增長7.6%。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82億元,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費4.3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1.36億元、公務用車運行費2.94億元),公務接待費1.28億元。如剔除上述范圍調整因素,市級 三公 經費預算下降3.2%。
按照《預算法》規定,在2018年預算年度開始後,市級預算草案在市人代會批準前,參照上年同期的預算支出數額,安排瞭必須支付的本年度部門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2.政府性基金預算
2018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870.1億元,下降4.6%。加上中央財政補助收入15億元、動用上年結轉收入214.2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29.8億元,收入總量為2129.1億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2031.5億元,下降0.7%。加上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60.5億元、結轉下年支出37.1億元,支出總量為2129.1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收入482.8億元,下降20.3%。加上中央財政補助收入15億元、動用上年結轉收入58.8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29.8億元,收入總量為586.4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支出451.6億元,增長23.8%。加上市對區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支出91.4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9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支出29.8億元、結轉下年支出4.6億元,支出總量為586.4億元。其中:市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13億元,下降20.8%,主要是本市在土地供應面積總體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優化住房用地供應,加大區級租賃住房及商品住房用地供應,因此預計2018年市級土地出讓收入預算數小於上年執行數;市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支出370.2億元,增長36%,主要是安排中心城區舊區改造、重點區域土地收儲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土地開發業務支出和政府專項債券付息等。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2017年,全市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20.1億元,為預算的120%,增長5.8%。加上上年結轉收入27.8億元,收入總量為147.9億元。全市國有資本經營支出99.4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4%,增長0.4%。加上調出資金27.5億元,支出總量為126.9億元。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當年結餘21億元,結轉下年使用。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88.5億元,為預算的118.8%,下降5.9%。加上上年結轉收入24.1億元,收入總量為112.6億元。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支出76.2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下降6.2%。加上調出資金21.6億元,支出總量為97.8億元。其中:資本性支出7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市屬國有企業技術創新和能級提升、市屬國有企業參與浦東和虹橋機場重要基礎設施改擴建、虹橋商務區和世博園區等重點區域配套設施建設、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等方面;費用性支出5.8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國有企業創新發展、解決國有企業改革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其他支出22億元,主要用於補充本市社會保險基金和國資監管等方面。2017年,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當年結餘14.8億元,結轉下年使用。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2018年,全市8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294.3億元,增長3.5%。其中:保險費收入3773.1億元,財政補貼收入328.7億元,利息等其他社會保險收入192.5億元。全市8項社會保險基金支出3797億元,增長5.6%。本年收支結餘497.3億元,年末滾存結餘4985.9億元。需要說明的是,2018年,本市社保基金項目數量由2017年的10項調整為8項,主要是本市 鎮保 制度平穩對接國傢制度體系,小城鎮養老、醫療保險基金相應並入企業職工養老、醫療保險基金。
由於各區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預算批準時間與本市總預算編制時間尚不銜接,2018年本市總預算中區級預算仍由市財政代編。
三、切實做好2018年財政管理和預算執行工作
(一)進一步深化推進財政規范化、法治化建設。結合開展全市 大調研 和 十三五 規劃中期評估,深入發掘和歸納提煉具有啟示意義和指導作用的財政改革、管理經驗做法,並將其模式化、制度化;結合落實國傢將要出臺的預算法實施條例,紮實做好相關配套制度的修訂完善工作,著力推進預算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結合落實新出臺的《上海市政府采購實施辦法》,制定和實施與之相配套的本市政府采購管理規范示范文本、政府采購失信信息事項目錄;結合落實國傢將要出臺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條例》,修訂完善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等管理辦法,進一步健全完善本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結合深化推進財政執法機制改革創新,積極推行專傢咨詢論證制度、財政法律顧問制度,進一步完善本市財政執法案卷評查、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等制度辦法。
(二)進一步夯實財政財務和預算管理基礎。認真做好國傢《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將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實現新老制度平穩過渡,並鼓勵基礎條件較好的單位先行試點;繼續開展試點編制2017年度本市政府財務報告;進一步貫徹落實政府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管理會計體系以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積極探索內控考核評價與風險提示機制,建立健全財政與審計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探索將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評價結果納入年度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范圍,促進完善單位內控實施機制,推動內控建設由 立規矩 向 見成效 轉變;全面落實國傢新修訂的《會計法》《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進一步改革創新會計人員管理服務體系,健全完善財政監管機制,大力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品牌建設,更好發揮註冊會計師行業和代理記賬行業在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進一步推進以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為重點的財政信息化建設。一是圍繞推進一體化,加大以交互融合、集成貫通為重點的系統整合力度,逐步將政府采購、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等信息系統銜接現有財政預算管理系統,新增開發 公物倉 管理模塊,加快完善覆蓋預算管理全過程的財政預算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推進實現財政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將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試點范圍從徐匯、金山兩區擴大到所有16個區和部分符合條件的鄉鎮,加快建立安全、高效、便捷的電子支付安全支撐體系。二是圍繞推進數字化,按照 讓數據多跑路、用戶少跑腿 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推進 互聯網+財政 ,優化網上審批流程,擴大報表的電子化報送范圍,逐步推進實施非稅收入收繳業務電子化管理,大力發展電子化政府采購。三是圍繞推進智能化,完善 上海財政 網站智能應答服務功能,積極探索財政預算的智能化輔助業務管理應用,著力提高財政管理智能化水平。
(四)切實提高預算執行質量。進一步理順部門預算管理中的權責關系,切實強化預算主管部門作為預算編制主體、執行主體和責任主體的作用,更好發揮財政部門作為預算審核主體和監管主體的作用;進一步硬化預算執行約束,嚴格執行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準的預算,從嚴控制預算調整和調劑事項;加大財政存量資金盤活和統籌使用力度,確保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特別是重要民生支出需求;進一步創新完善現代國庫管理體系,研究建立財政庫底目標餘額管理制度,健全庫款管理考核機制,切實將庫款規模控制在合理水平;進一步優化動態監控指標設置,完善動態監控體系;按照國傢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摸清政府隱性債務底數,建立健全統計報告制度,加強對本市各級政府債務的動態監控和風險預警,嚴格在財政部核定的本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內,合理合規地依法舉借政府債務,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堅決遏制各類隱性債務增量,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1.一般公共預算
關於上海市2017年預算執行柚木實木餐桌工廠|柚木實木餐桌工廠推薦情況和2018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 原木餐桌訂做|原木餐桌訂製 實木桌板宜蘭|實木桌板工廠宜蘭分享~在地人都推薦
- 柚木實木餐桌工廠|柚木實木餐桌工廠推薦 實木桌板宜蘭|實木桌板工廠宜蘭分享~在地人都推薦
- 實木桌板宜蘭|實木桌板工廠宜蘭 原木餐桌工廠|原木餐桌工廠推薦廠商~工廠直營
留言列表